Archive for 四月, 2009


Hi, All
This is a serious invitation.
please tell each other!
I am inviting you all to my wedding dinner at Loong Palace, Tomorrow evening. May 1st.
Please be there before 6:00, we will begin the important dinner at 6:30.
There is no "must red envelop"/a bribe/a cash gift necessary!
Only if you think you are my rich friend!

Take the subway line 13, get off at ‘Longze Station’, there’s only one exit, and take a taxi, tell the driver:long cheng li gong HOTEL".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you, ONLY IF YOU MUST miss it.
Don’t miss it!
cheers!
Yours, William.*
cheers!
contact me at 13*********

廣告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
    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

    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

    老师: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哎呀,那就惨啦。
    老师: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不然你们的朋友要吓着了。女孩子们,你们更要注意,将来你们长大和男孩子约会,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难看的样子,他们可能就吓昏了(老师做昏倒睿? 全班大笑)。

    好,下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哟! 
    学生:(过了一会儿,有孩子举手回答)是的,如果我辛黛瑞拉的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老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
    老师: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都是不好的人,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它的孩子。

    孩子们,下一个问题: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
    学生:因为有仙女帮助她,给她漂亮的衣服,还把南瓜变成马车,把狗和老鼠变成仆人。
    老师:对,你们说得很好!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没有得到仙女的帮助,她是不可能去参加舞会的,是不是?
    学生:是的!
    老师:如果狗、老鼠都不愿意帮助她,她可能在最后的时刻成功地跑回家吗?
    学生:不会,那样她就可以成功地吓到王子了。(全班再次大笑)
    老师:虽然辛黛瑞拉有仙女帮助她,但是,光有仙女的帮助还不够。所以,孩子们,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需要朋友的。我们的朋友不一定是仙女,但是,我们需要他们,我也希望你们有很多很多的朋友。

    下面,请你们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因为后妈不愿意她参加舞会就放弃了机会,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
    学生:不会!那样的话,她就不会到舞会上,不会被王子遇到,认识和爱上她了。
    老师:对极了!如果辛黛瑞拉不想参加舞会,就是她的后妈没有阻止,甚至支持她去,也是没有用的,是谁决定她要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学生:她自己。
    老师:所以,孩子们,就是辛黛瑞拉没有妈妈爱她,她的后妈不爱她,这也不能够让她不爱自己。就是因为她爱自己,她才可能去寻找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如果你们当中有人觉得没有人爱,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样有一个不爱她的后妈,你们要怎么样?
    学生:要爱自己!
    老师:对,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如果你觉得别人不够爱你,你要加倍地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应该加倍地给自己机会;如果你们真的爱自己,就会为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参加王子的舞会,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当上王后,除了她自己。对不对?
    学生:是的!!!

    老师:最后一个问题,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学生:(过了好一会)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
    老师:天哪,你们太棒了!你们看,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我担保,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你们相信吗?

    孩子们欢呼雀跃。

    寒冰:总统先生,您对虐俘事件怎么看?
    布什:这次事件严重影响了美国党政军在伊拉克当地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组织上感到非常痛心。
    寒冰: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呢?
    布什: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在胜利面前,一些军人没有按照我党提出的“解放伊拉克人民,要以当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指示,在政治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思想上存在着麻痹大意意识,不能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我们对军队的要求是一贯的,他们这样干,不是中央的意思。
    其次,军人的娱乐生活太单调了。你想想看,在那么偏远的地方工作,没有什么娱乐设施,军人只好自发地组织起来自娱自乐,以至于把俘虏当成了工具。我已经把国防部长拉部长叫来批评了一通。我们今后将在前线增加娱乐设施,多搞一些军人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我们还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已经往前线紧急派遣了80多位工作过硬的居委会老大妈。
    寒冰:您打算怎么处理虐俘事件?
    布什:我觉得这件事情的出现,要从多种角度来看,不能一棍子打死。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是有多种原因的。我们正在对一些军人进行批评教育。挽救一个人比毁掉一个人强啊。处理这种事情既要冷又要热,既要认识到问题,又不能恶意炒作、夸大事实,要防止被坏人利用,要知道,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反美势力很猖獗啊!
    另外,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由各部委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已经开赴伊拉克,事情很快会水落石出了。
    寒冰:您认为虐俘事件会产生什么影响?
    布什:他们以为我怕死了!靠!我怕什么?虐俘的事儿又不是我干的,那些俘虏我连面都没有见过。哪个部门的事情哪个部门负责。都是这些记者,我已经指示宣传部门,好好查查,是谁首先搞出来的这种东西,还有党性吗?还有法律吗?怎么能乱说呢?新闻要注意影响。这次,宣传部门严重失职啊。把关不严造成了后果。很多敌对势力利用这一点,大造舆论,给我们政府和党的形象抹了黑。
    寒冰:您会引咎辞职吗?
    布什:怎么可能!随便找两个基层干部顶替不就OK了!
    寒冰:他们要不愿意干呢?
    布什:不愿意干?还有组织原则吗?让赖斯书记给他们做做工作,先把责任承担了,等风声过去,组织上会给他们安排的。
    寒冰:这样不是强迫人家吗?
    布什:不!我们都是遵从自愿原则。他不愿意干就算了。我们是民主国家。什么事情都商量着来,当然,商量不通了就采取硬的。你还有问题吗?我给小蜜打个电话,再接着回答。
    寒冰:……

    1.金融危机

    黑村用白条换小村的产品,黑村的人吃香的喝辣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滋润。
    吃的越好,放的屁越臭。黑村人在家里吃饭,跑小村放屁。
    小村村长被熏得差点脑残。
    但他忍了。黑村的白条炒到天上后,拿了一大把白条的小村,财富可是一天天增长哩!
    突然,白条暴跌。金融危机来了。黑村的人开始勤俭节约,他们大幅度地减少购买小村的产品,他们要等小村的企业倒闭后廉价把它们买走。
    白条暴跌,高位接盘的小村损失最痛。
    但黑村村长却哭得最厉害,哀求小村去救他。

    2.人不如驴

    小村的经济学家说:“黑村损失最惨重,黑村人可怜呢,我们应该去救黑村。”
    小村村长也说:“我们要做负责任的村子!”
    村长派会计挨家挨户收钱,凑个整数,找一头驴驮着钱去黑村买白条。驴不走,回头望着小村村民破败的茅草屋,眼泪汪汪,充满悲愤。
    村民说:“连驴都知道风险哩!”
    村长火了,让小村的经济学家背着钱进了黑村,这次果然一路顺利,又买回很多白条。   
    黑村人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世上还真有把自己当成救世主的傻瓜呢!”
    村长回来时,驴望着村长身边前呼后拥的经济学家,突然一头撞在南墙上,壮烈殉村。

    3.内需

    小村周围村子的制造业渐成气候,产品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小村村长就让企业压低村民的工资,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小村人越来越努力,产品卖出去的越来越多,但生活越来越苦。
    黑村需求下降,小村的产品卖不出去。
    村长急了,要拉内需。
    小村经济学家说:“老百姓不敢买东西,是因为他们没有胆。”
   
    4.壮胆

    小村村长要给全村人壮胆。
    村长花费1万公款买了一个巨大的猪头,供奉在村委会。
    这不是一般的猪头。卖猪的人说,此猪就是传说中大名鼎鼎的“猪坚强”,因开发商纷纷宣誓向它学习,已经成为名猪的“猪坚强”受不了这种羞辱,在夜里咬舌自尽,含恨而死。
    村长带头烧香磕头,保佑村民有胆量消费。
    “猪坚强”双目紧闭,犹如村长父亲死前的摸样。
    “额滴爹啊!”村长吓得一溜烟跑了。

    5.拉内需

    “猪坚强”没有给小村带来胆量,倒是村长被吓得差点脑震荡。
    小村村长组织了“拉屎办”(“拉动内需时不我待办公室”的简称),村长下拨了经费。村委会成员的亲属纷纷加入进来,人员急剧膨胀,村委会开支暴涨。
    小村要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不计任何成本地去拉内需。 

    6.甜饼事件(上)

    甜饼店前,一位老人买了一个甜饼,刚要离开,被“拉屎办”的人拽住了。
    “你不能只买一个甜饼就走!”
    老人说:“我买一个就够吃了。”
    “再买一个给你老伴!”
    老人说:“我没有老伴!”
    “我们现在帮你找老伴,你再买一个甜饼!”
    老人读出了村长拉内需的坚定。只好又买了一个甜饼。

   7.甜饼事件(下)

    “你还要买1斤白糖。”
    老人哽咽着说:“你们见过哪个傻子吃甜饼还蘸白糖?”但是,拗不过,只好买了。
    “你还得买红糖!”
    “为啥?”老人已经泣不成声。
    “这样,你就可以想蘸红糖蘸红糖想蘸白糖蘸白糖,体现出小村经济发展的成果。”
    老人昏厥过去,醒来后,每天不停地声嘶力竭地高喊:“甜饼啊!甜饼啊!……”
    声音凄厉,响彻云霄。买甜饼的老人疯了。
    小村在恐惧中战栗不止。
    从此,再没有人敢轻易出门消费。

    8.加税

    “村民都不买东西咋办?”村长瞪着血红的眼睛。
    “加税,咱们替他们消费!”经济学家和会计,都瞪着血红的眼睛,犹如草原上一群饥饿了半个多月的狼。
    小村加强税收征管。根据一位院士的建议,新设立了“呼吸税”、“放屁税”等几十个税种。
    呼吸放屁,天经地义。呼吸是免不了的,小村人却苦练内功,忍住屁不放,等到夜里跑到村长家门口集中释放,此起彼伏,蔚为壮观。村长一夜被熏晕了三次,紧急抢救三天后才脱离生命危险。
    小村的税收开始增长。村长吃肉,会计喝汤,经济学家和狗一起啃骨头,村委会的消费快速增长。
    但大街上空无一人,小村的内需降至最低谷。

      9.放火

    “都不出门消费咋办?”村长恨得咬牙切齿。
    “放火烧!”小村经济学家异口同声地说。
    “为啥?”村长困惑得像只被吓昏了头的山雀。
    “火一烧他们就得跑出来买东西吃、买衣服穿,再建房子还能拉动经济发展,你那当开发商的小舅子还能再赚一把。”
    村长眼睛里放出阴森森的亮光,口水奔涌而出,流了一地。一位刚进门准备大刀阔斧拍马屁的经济学家滑了个跟头。爬起来就欢天喜地地喊:“春雨,春雨啊!村长的口水比春雨还甜!”
   
    10.购物潮

    好大的火。
    冲天的火。
    经济学家放火的时候,风向突然转变,没有烧到村民的房子,却烧着了会计的房子。
    “救命啊!”一丝不挂的会计,从屋里跑出来,撕心裂肺的叫喊着,犹如一只被拔光了毛准备扔油锅里的鸡子。
    村民不忍心,冲进去救火,却被屋里堆积的现金惊呆了。村民们一抢而光。
    会计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却连个屁也不敢放。因为他知道,一些贪官就是被火烧出来的,他一喊就得进班房交待问题。很多时候,一场大火比反腐运动还厉害——自家斗自己,毕竟还有回旋的余地,而水火无情啊!
    村民抢走钱后,纷纷去消费,小村掀起了久违了的购物潮,内需一下子红火起来。
   
    11.经验

    小村村民说:“有钱谁不消费呢?内需拉不起来还不是老百姓太穷了么!老百姓太穷不给钱还想办法收钱,不减税还变着法加税,一天到晚盯着俺们兜里哪几个铜板打转转,内需还拉个屁哩!”

    1.次贷的土壤

    小村与黑村,都有村长,但权力的起源不同,结果也不同。
    黑村村长是民选的,所以,他拼命地巴结老百姓,讨老百姓的欢心。凡事以民为本,老百姓的生活蒸蒸日上。
    小村的村长则是乡长任命的,他只对乡长负责。所以,村长贪污越多,乡长越喜欢。到了后来,乡长只提拔会贪污、会捞钱的村长。再到后来,这一点成为潜规则。县长只提拔会贪污、会捞钱的乡长……好端端的用人机制,弄得像搞传销。
    黑村的人均收入是小村的近20倍。但黑村的办公楼很寒酸,黑村村长也想豪华,可老百姓不答应。一个妇女甚至把孩子的尿片差点扔到黑村村长脸上,村长屁都没有敢放,还夸妇女扔尿片的姿态很优美——他怕下次全村的妇女都不选他当村长。

    2.同一驴

    小村则是另外一个天地。
    尽管人均收入非常低,但小村村委会的办公楼,是方圆最豪华的办公楼,6层楼,村长住一层,会计一层……还是用不完,空空荡荡的。有一天,一个村民养的一头驴不慎跑到了办公楼里,竟然在楼里待了半年后才被发现。这头驴有着极强的权力欲,喜欢用蹄子踩文件,蹄印与村长的批示字迹惊人的相像,驴子踏过的发票,都能在会计那里顺利的报销。事发后,村委会把村长签字和驴子踩踏过的所有凭据拿到公安局鉴定,鉴定的结果是:“以笔迹来看,确为同一驴。”
    这头驴在小村豪华办公楼里当了半年村长,过足了权力瘾。
    许多村民听到后都哭了:“原来半年来,一直是蠢驴在做决策。”
    一位老人好奇地问:“有多大区别吗?还不都是对我们不利!”
    缺乏监督的权力,什么事情都能发生啊!
   
    3.次贷的起源
 
    黑村村长竞选时承诺,解决穷人的住房问题。但是,村委会不愿意出钱。
    黑村村长想找开发商商量,刚出村委会,远远地看见一片猪的海洋:一群开发商,每人顶着一个猪头帽,抬着一个巨大的猪头,正在游街宣誓:“我们一定要当猪坚强。强强强,我们一定要当猪坚强。强强强……”
    一群拼命向猪看齐的人,不足与谋。
    黑村村长把信用社主任叫过去,说:“你借钱给穷人买房。”
    “我贷给他们谁给我钱?”
    “我给!”黑村村长斩钉截铁。村长成立了一个中介机构,名叫“房里美”。

    4.次级债的推销

    信用社主任把钱贷给穷人,穷人住进了新房,这些贷款叫次贷。信用社再把这些次级贷款卖给了“房里美”,“房里美”把贷款切割,做成各种产品向外卖。
    “房里美”老板拿个小喇叭在街道喊:“快来买快来看呐,次级债啊,比股票还赚钱,一天一涨价,先买的发大财……”
    但看家多,买家少。
    “房里美”的老板找到村长。“想办法让小村的村长买吧?”
    “哪有这么便宜的事?!要高价卖给他们。”
    黑村村长带头买次级债,村民也跟着买,次级债开始暴涨,投资次级债成为最赚钱的营生,如此折腾了几年,没有谁还怀疑次级债不能赚大钱。

    5.小村入瓮

    消息传到了小村。
    小村村长心痒痒。找信用社主任和会计商量。信用社主任和会计是“裸官”,他们的老婆、孩子都在黑村,黑村是娘家人哩。二人当然都说买次级债赚钱。村长又找经济学家咨询,一位老经济学家当场就哭了:“这么好的东西,你怎么现在才认识到?”
    小村村长一听,忍不住也哭了:“这么好的事儿,过去没有谁告诉我啊?”
    “那就赶紧去买吧。”经济学家说。
    机不可失。
    于是,小村村长带着信用社主任和会计去黑村谈判购买。

    6.村长峰会

    这是第一次村长峰会。黑村雇了几个妓女,婀娜地舞蹈,腿、胳膊和屁股在透明的衣服下萤火虫般闪烁。小村村长口水流了一地,擦地板的每分钟清理一次,当天累得椎间盘突出被送进医院抢救。信用社主任和会计的脖子也因旋转太快,双双抽筋。
    黑村村长说:“次级债现在很吃紧,供不应求啊。”
    小村村长说:“别瞧不起人,俺有的是钱。”小村村长说:“俺上次搞运动会,请全乡各个村的人来参加,包吃包住,一切都免费。你不是不知道。”
    黑村村长心里想:这样的傻B千年不出一个。说:“那卖给你们一些。”
    小村村长火了:“什么叫‘一些’?俺要排名第一,当第一债权人。”
    小村村长脱掉鞋子,从鞋垫下面抽出一张支票,填好交给黑村村长。支票上散发出浓浓的三聚氰胺味,黑村村长当即被熏得不省人事。
    小村村长满债(载)而归。

    7.小村繁荣真相
   
    小村买次级债的钱源于沉重的税费。
    小村制造业红红火火,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因为小村生产的产品自己买不起,都卖给了黑村和其他村子。
    小村村民很穷、很苦。
    村长说:“只有民穷,他们才任劳任怨,为一口饭像机器一样运转,他们才好管理。”
    但民穷没有内需,过重的税费蚕食了人们的购买力。
    要拉内需,需要让村民富起来,但小村村长舍不得。无奈之余,小村村长跑到黑村,求黑村村长买自己的产品,不然产品积压,经济就要完蛋。

    8.增持

    黑村村长说:“买你们的产品可以,你们得买我们的次级债和村债(村里打的白条)。”
    小村村长同意了。于是,村民的血汗钱,又换回了很多白条。那时,白条天天在涨价,小村村长每天清点手中的白条,看着财富一点点增长,忍不住乐,笑得像只感染了禽流感的鸡,在夜里传了很远,把猪圈里的一头猪吓得当场撞墙身亡。
    黑村村长没有笑出声,他是乐在心里。小村不仅帮他解决了穷人的住房问题,并在高价位接了次级债的最后一棒,还把辛苦赚的钱又交回了黑村。

    9.抄底

    白条总归是白条,到了一定时候连屁都不如。
    次级债和白条都开始跌了,而且,一跌就不可收拾。“房里美”也要破产。
    小村村长派会计和信用社主任去见黑村村长:“您们要确保我们在黑村的资产安全。拜托您了!”
    黑村村长乐了。“放心,危机很快会过去,现在是抄底的良机。你们再买点我们村的白条吧,不然,一下跌你们的财富还得大幅缩水。”
    小村村长感激不尽。又去请教经济学家,经济学家说:“现在的确是抄底良机。”
    “我马上带钱来抄底。”
    小村再次勇敢的把钱投入到黑村,小村越掏越空,更多的资产流向黑村。
    黑村的风险大部分都转嫁出去了。

    10.次贷危机爆发

    这时,崩盘了。次贷危机爆发了。
    黑村的房价下跌,次级债券和白条,从天堂跌到了地狱。  
    小村村长带着会计和信用社主任找到黑村村长:“您们要确保我们在黑村的资产安全。求您了!”
    黑村村长说:“拯救危机的唯一办法是你们继续买我们的白条。”
    小村村长说:“我们这次真的没钱了。”
    小村的产品卖不出去了,产品挤压,村民又买不起。黑村村长下令发展自己的制造业,不买小村的产品,让小村困死,再低价去收购小村的企业。
    因此,次债危机,在小村直接表现为经济危机。马克思说:“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消费。”
    小村的情况有点特殊,后面还得再加上一条,“弱智的决策和被收买的良心”。

    1.税的起源

    村长对村民说:“流氓要凌辱你们、强盗要掠夺你们、无赖要欺压你们。你们纳税,我组织保安队保护你们,我当保长。”
    村民们觉得有道理,就积极纳了税。
    村长对村民说:“你们老的时候,无依无靠,我要盖养老院养活你们,你们要纳税。”
    养老很重要,村民们踊跃纳了税。
    村长说:“我要让你们的孩子免费上学,要盖学校,你们要纳税。”
    教育实在重要,村民们又纳了税。
    ……

    2.征税成本

    小村的村民被村长的话鼓舞着,一次又一次地掏出腰包。后来,国外有杂志说,小村村民的税负世界第二高。
    但是,村民们发现,流氓比过去更残忍地凌辱他们,强盗比过去更恶毒地掠夺他们,无赖比过去更冷酷地欺压他们。
    因为村长自己就变成了流氓、强盗、无赖,三种恶棍习气于一身。   
    村长用收上来的税款,购买了一辆豪华进口车,换掉了驴车。村长每天开着豪华车到村里收税,收十块钱的税,耗八块钱的油。后来,全世界排名,小村的征税成本位居第一。
    这是小村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国际排名中夺到冠军,村长开车围着村子连转三圈,激动地狼一样地嗥叫:创新高了!创新高了!又创新高了!

    3.税的用途

    小村的税收年年创新高。村长越来越逍遥,洗脚、泡妞、吃喝、公款旅游、贪污……
    村长的承诺没有一样兑现。
    村长用收上来的钱圈养了一群流氓,结交了一群强盗,拉拢了一帮无赖。治安恶化,村民没有安全感;承诺的养老体系没有建立,因为钱都被村长挪用了,贪污了;所谓的免费上学,却是交了这钱交那钱。所谓的学校也仅仅是几个草棚子……
    “我纳税是为了换安全、换养老、换教育,村长一样也不兑现,俺不缴税了。”有村民不愿意再缴税,村长开着带领一群流氓,抄了村民的家。
    为了避免偷税,村长说:“年收入12元钱的都要申报,炒股赔钱的我不管,赚钱的要申报!”
   
    4.增税

    缴纳了那么多年的税,却什么也没有得到。一切都需要另外花钱。小村的人越来越穷,小村的人水深火热。
    税收到最后,村长也开始为难,能收的税都收了,小村的税负已经从世界第二上升到了世界第一。
    村长苦思冥想,要设置新的税种!
    村长组织一帮圈养的二奶专家、学者讨论如何增税。
    这时,两条交配的狗进入村长和一群与会者的视野。
    他们异口同声:“狗日也要纳税!”于是,“狗日税”横空问世。
    村长找到两家养狗的村民,强收了税。
   
    5.再增税

    村长每天派人盯着狗,看谁家的狗交配,就现场录像。村长说,“证据确凿,就不怕这些刁民不认帐!”
    后来,小村的人不敢养狗了,悄悄把狗放了。
    村长说:“放了也是你家的狗,照样得纳税。”
    狗通人性,狗知道,它得到一时的快感,主人就得遭一年的罪。于是,所有的狗见了村长都忍着欲望,再也不交配。
    村长盯着狗的下半身看,狗就是不起反应。村长等不及了。狗不交配,今年的税收还咋创新高呢?
    于是,村长脱了裤子跟狗交配。然后,村长让养狗的村民缴税。村民不干:“你规定的是‘狗日税’,现在是你日而不是狗日,凭什么让我缴税?”
    村长说:“这还不简单!我现在就把‘狗日税’改成‘日狗税’,我就是小村的王法。”
    失身的狗跳河徇情死了。养狗的村民悲痛欲绝:纯洁的狗啊,这世道连你的清白都被权贵糟蹋啊!

    6.税源枯竭

    连年缴税,连年没有福利。小村盖不起房子,都住在草棚里。草棚搭得小了,不符合村长制订的规范,要罚款;草棚搭得大了,村长又要按照大户型征收保有税。
    村民们买不起衣服,都用草和树叶围着腰部;收获的粮食也都交了税,村民只好吃野菜。
    村民们实在受不了了。村民商量说:我们不要它的福利,我们也不要它为我们“服务”,我们把一切财产都给他,我们回到原始社会还不行吗?
    “没门!”村长气急败坏:“交不了税,你们把身体抵押给我,到城里打工挣钱纳税。别忘了:纳税光荣,逃税可耻。”
    “我们被这狗日的绑架了!”村民们这才发现,连回原始社会的权力都被剥夺了。山洞都被村长霸占了,进山洞里住要纳税“保有税”、“排污税”、“卫生税”……山、野兽都被村长霸占了。打野兽也要缴纳“资源税”、“狩猎税”……到山洞的路上还要缴纳“养路费”、“过桥费”……
    但是,当村民变得一丝不挂,税源就开始枯竭。

    7.培养税源

    村民再也没有钱缴税。小村成了原始部落。
    村长再次召集圈养的二奶专家、学者讨论如何增税。
    一位二奶专家说:“我们这里现在是原生态,是原始社会生活在当代社会的再现,我们可以建景点,让人来参观,卖门票赚大钱。”
    一位二奶学者说:“对,原生态的生活状况是现代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对环境不造成任何破坏,正好符合以人为本,是最美的人居环境。”
    村长说:“好!”
    村长让人把小村围起来,对外面大做宣传,许多城里人买票进去看。“乖乖,还真像原始社会呢?瞧,那草裙多精致!”城里人啧啧赞叹。
    村长大发横财。

    8.税收政绩

    由于收税有方,且培养了新的增长点。小村村长成了为官者的楷模。
    不久,县长亲自带人前往参观。县长拉着村长的手说:“你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绿色发展,没有想到,绿色GDP竟然在这个不起眼的地方实现了。”
    小村村长因为对提高当地知名度的贡献,被授予劳模,县长还透露说准备提拔他当副乡长。   
    许多税务部门的领导也来小村参观学习。他们认为,小村村长是天才的税收实践者,特意请村长去做专场报告,掌声雷动,许多税务人员都咧着嘴,乐得跟傻B似的。
    不久,一所著名大学聘请村长当了名誉教授。再不久,村长当了副乡长,学会了赌博,包上了二奶,过上了正常官员的生活。
    而小村村民在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之后,继续被人当猴耍。

    1.村长不如狗

    小村先后送走了几任村长。
    第一任因为耍流氓被人打残废了,第二任频繁嫖娼感染性病“因公殉职”了,第三任因为贪污被判刑了,第四任因打死村民被政府枪崩了,第五任因造有毒食品败露携公款远逃他乡了……
    为啥好端端的人,一到村长位置上就变得连狗都不如呢?
    小村的人解不开这个谜。
    一天,小村来了一只奄奄一息的流浪狗,是小村人救了它的命。它见人都摇尾乞怜,很知道感恩的样子。
    “要不,下次我们就选它吧!”
    小村人指着流浪狗说。至少,它不贪污我们的钱;至少,它不给我们乱摊派;至少,它不涨了水价涨价电价;至少,它不和开发商狼狈为奸推着房价离谱地上涨;至少,它不公款嫖娼、吃喝……
    民选村长的日子又来临了。
    小村村民果然把票都投给了流浪狗。

    2.狗运亨通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话对狗也一样。
    先前的流浪狗,摇身一变,成了小村村长,享受正股级待遇。
    投票结果让村里、镇里都很头疼。
    镇长召开村委会:“你们咋会比不过一条狗?弄一只狗上去,今后我这洗脚、泡发廊妹的票还找谁报?”
    副村长和村会计说:“没事,狗坐上村长位置,还不一样成腐败狗?还不一样成为我们的人?”
    村委会每个人都充满自信。
    “狗日的!”镇长骂一声走了。

    3.走马上任

    狗上任,根据惯例,村委会要组织庆祝,要摆腐败宴。
    狗不喝酒,而且只啃骨头。
    村委会很头疼。
    会计说:“要不我们吃肉它啃骨头?”
    副村长说:“我们不能不尊重领导,要注意影响。”
    于是,小村村委会腐败宴第一次办得很简朴。
    每个人的桌前都摆满了骨头,没有酒。狗第一个带头啃——这是狗一生中啃过的油水最多的骨头。
    其他人捧着骨头干杯,脸上充满悲愤。
    小村人都偷着乐,选只狗真的比人强多了!

    4.村委会难题

    “这狗的招待费、工资咋办?”会计问副村长。
    “是啊,不小的数目啊!”副村长看着会计。
    “要不咱俩分了?”会计问副村长。
    “它赖好是我们领导。贪污都是贪污群众的,哪有贪污上级领导的?我们不能无组织无纪律。”副村长看着会计。
     “问题是,积攒的发票都没有办法报销啊?”会计一脸无奈。
    “得想办法让它学会签字!”副村长面目狰狞。

    5.色诱签字

    会计把笔绑在狗腿上,狗不干。
    “你签字我让你吃香的、喝辣的。”会计把发票铺在地上。
    狗把脸扭一边,无动于衷。
    “你说这个有屁用!吃香的、喝辣的本来就是它这个级别应该享受的。”副村长对会计的能力表示不满。
    “你签字,我给你找漂亮狗。”会计迅速转型。
    会计果然找来了一条漂亮母狗。
    狗村长色迷迷地盯着母狗看,一如过去村长的样子。
    会计趁机恭恭敬敬地捧着狗腿签了字。
   
    6.狗的蜕变

    狗每次出门,副村长和会计一帮人都前呼后拥。
    狗整天吃香的、喝辣的,还用公款养了几十条漂亮母狗当二奶,发泄兽欲。
    狗村长开始瞧不起小村的人。
    狗村长对副村长和会计的要求言听计从——它已经知道自己属于这个既得利益集团,它不愿意失去这种享乐。
    不久,村委会又开始大吃大喝了,水、电、天然气又涨价了,房价更是涨了一倍。

    7.查账风波

    这狗堕落得也太快了!
    小村人开始后悔当初的决定。
    不久,摊派又下来了,村委会公布的账单高得惊人。狗村长半年不到消费了五、六万。
    狗不会签字,这账是咋报的?
    村民跑到村委会查账。
    狗村长公款包养二奶狗就花了许多钱。
    发票上写得清清楚楚:某年某月某日,狗日的三千;某年某月某日,狗日的一千五……
    发票上有狗的签名。村民不信。
    会计让狗作了示范,狗签出来的字跟发票上一模一样。

    8.因公殉职

    狗比人还容易操纵。
    镇长很高兴,洗脚票拿来一大堆,狗签字签得狗腿子都软了。
    它不敢不签,它怕镇长断了它的粮、免了它的职。
    狗越来越肥胖,但它享受公费医疗。
    医院检查的结果令人震惊: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还有多种性病,全是富贵病。
    狗的身体开始摇摇欲坠。
    一年后,狗村长离开了人世。
    副村长在追悼会上说:“它心里时刻装着群众,一直到临死前,也没有离开过工作岗位,近乎完美地签发了最后一张发票,这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令我们这些在它身边工作的同志非常感动。它是为了群众利益而因公殉职,它的一生是平凡的,也是崇高的。它永远是我们的楷模……愿村长永垂不朽!”
    哀乐响起,谁的眼泪在飞……

    9.研讨会

    狗担任村长一事引起了世界关注。
    某研究院和某著名大学联合在小村举办了研讨会。
    一位学者说:“狗当村长充分显示了人与动物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正是我们所追究的和谐社会的内涵……”
    一位专家说:“狗放到村长位置上也能兢兢业业,充分表现出我们制度的优越性。”
    一位小村村民正好听到,他忍不住回了一句:“狗放到村长位置上也腐败,还优越个屁哩!连这都弄不清楚还有脸当专家,咋不一头撞死算了!”

    1.民族主义的概念

    起初,先有地,地上生出人,人聚在一起构成村子,各个村子里的人一起保卫自己的利益,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民族主义。
    后来,有学问的小村人给出了一个很饶舌的定义:
    民族主义就是生活在不同村子里的人,为了保卫自己的土地、鸡鸭猪羊牛马驴等相关利益和自由不被其他村子的人侵扰而形成的精神力量。

    2.小村的民族主义发展史

    小村从形成至今,诞生过无数个村长,每个村长都高举着民族主义的大旗,全力捍卫小村的利益。
    小村的人心很齐整。
    小村周围大大小小的村子,没有一个人敢轻易和小村动武。
    小村的一个死对头——黑村分属于另外一个省管辖,因而,小村与这个村子的械斗只有两个省的长官共同过问、共同协商,才能得到一个较为合理的结果。由于省里干部经常很忙,无暇过问这两个村子之间的矛盾,经常默认他们械斗后自行得到的结果,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他们之间械斗的次数。

    3.民族主义的强化

    小村与黑村的矛盾源于他们之间接壤处的一块肥沃的土地,小村称作“狗洼地”,黑村称作“猪洼地”。
    这块地原属于小村,黑村人多势众,就动了坏心,想从小村人手里夺走,但是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小村的人竟然如此心齐,在无数次械斗中,黑村一直处于下风。
    小村的民族主义在斗争中逐步得到强化,成为小村人心中至高无上的精神寄托。
    小村的民族主义发展到最高峰。

   4.民族主义的缺陷

    民族主义是在捍卫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形成的,当共同利益发生改变的时候,民族主义就会因受到伤害而发生动摇,这是民族主义的最大缺陷。
    改革开放后,黑村人自私的本能得到了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迅速富裕起来,在周围大大小小的村子里鹤立鸡群。
    小村却日渐衰落。小村村长独自霸占了“狗洼地”。他盘剥村民,使村子里的人噤若寒蝉。
    村长说:这个破地方,又穷又脏又受到了污染,谁会常呆哩。后来,村长在城里买了房子,村长的钱存到了城里的银行,村长孙子的户口也落到了城里。村长说,我们全家早晚都要离开这鬼地方。
    村长与村民的利益分离开来。
    小村民族主义的基础不复存在。
    小村的民族主义已经开始衰落,民族主义成为村长的工具。但村长对此一无所知。

    5.民族主义的衰落

    黑村的人又想起了那块地。但是,屡屡失败的历史让他们不敢再动用武力。
    于是,黑村的人与时俱进,拿起来了糖衣炮弹。
    黑村村长带着一个大提包到了小村村长家里,当着小村村长的面哗地一下打开。全是崭新的票子。
    “你这是干啥哩?”
    “买那块地。”黑村村长言简意赅。
    “想收买我?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 小村村长显得怒不可遏。
    “这钱够你几代人好吃好喝了,你掂量一下,现在时代变了。过去你爷爷是村长,你爷爷传给你爹,你爹传给你,以后要民选了,你做那么多恶,老百姓还会选你?你儿子还会是村长?”
    小村村长一言不发。
    “我们给你盖一套豪华房子,你一旦有事儿,就搬到我们村子里。”黑村村补充说。

    6.民族主义的终结

    “你们被我爷爷打败过,被我父亲打败过,达不到目的,就想用这一点烂钱收买我。”小村村长斩钉截铁。
    嘴里说着,却情不自禁地抽出一张票子,对着灯光照了照,眼里显出很生动的东西。
    黑村村长说:你不愿意就算了,你那块地还不一定值这么多钱呢?
    小村村长拦住了他。
    我愿意!
    当民族主义存在的基础不仅不复存在,且进一步遭到伤害的时候,民族主义已经走向终结。

    7.后民族主义时代

    小村村长把“狗洼地”割给了黑村。
    但事情并没有结束,过去,黑村与小村械斗不断,黑村人吃尽了苦头,得到“狗洼地”之后,他们还要报仇。
    黑村准备攻打小村。
    小村村长非常气愤,感到被黑村人耍了。他急忙召集全村开会,要求全村人发扬优秀革命传统,做好迎战准备,重树小村的威风。
    小村人表面上响应着,虚张声势地弄出一些华而不实的准备工作糊弄村长,暗地里谁也没有当回事儿:我们早就被弄得一无所有,还让我们拿命去保卫你这个大贪官哩!

    8.一场没有抵抗的械斗

    黑村人终于打过来了。
    黑村的人散布消息说,他们不是针对小村村民的,只针对村长一个人。
    小村村长沉浸在小村过去屡战屡胜的光环里面,他相信小村会再次打败黑村的进攻。以至于等到黑村村民轻易走进自己家里的时候,他才大吃一惊。
    黑村人把小村村长痛打了一顿。然后,他们拿走了先前所有行贿的现金,还顺手牵羊,把小村村长家洗劫一空。

    9.出卖民族利益者的下场

    民族主义由于一些人的背叛而终结。小村成了一盘散沙。
    小村的“狗洼地”割给了黑村,这件事情得到了上级的认可:不就是一块破地?属于谁还不都一样。
    小村村长受伤过重,卧床数月不能走路。
    小村村民说:那些因为个人私利出卖民族利益的人,永远都得不到好下场。

1.村长论崇拜一

村长说:没有信仰的人就像醒虱走兽(行尸走肉),没有崇拜就是没有信仰,这样的人一生没有啥意思。过去全国崇拜毛主席,人们思想多先进啊,你家的鸡子喂得再肥,猪养得再壮,都没有人去偷。你离家再远时间再长你老婆再漂亮,也没有人敢摸,现在呢?你敢离开家半年试试?具体到我们村子,过去大家都崇拜俺爹,也就是老村长,人多听话啊。现在呢?连提成都不好收了,有的人还对国家政策说三道四,百般抵赖,这像话吗?

2.村长论崇拜二

村长说:不要以为现在个人崇拜已经没有了,你们有仗头儿了,这样的人真是没有觉悟,简直是白活了。个人崇拜哪个会放弃呢?现在时代变了,个人崇拜还是要搞的。过去把头像印到纸上让你挂到家里,现在大活人起早贪黑、整天整夜地出现在电视上,干啥哩?你以为让你看着耍哩?
 
3.个人崇拜的技能

你可别以为村长是说着玩哩,村长整天看电视,整天和乡长吹牛皮,懂得很多哩。村长说,要个人崇拜,就得有基础有技能。
第一,得有个好简历,好文凭,哪怕这个文凭是村里二狗子帮你制作的,丫的不给你透露出去谁会知道?没有这些,过去的历史咋会光荣呢?连过去都不光荣,现在还好得了吗?
第二,得会说洋话,中文里面加洋话,简直帅呆了!中国人听不懂,外国人闹不明白,那才叫深刻,只要不把“美壳拉污”(make love)当成谈恋爱,谁会笑话你哩。
第三,得会人前笑,哪怕因为偷腥在家里刚被老婆骂得神志不清,你马上也得像孙子一样,不对,是像领袖一样微笑,但是,绝对不能笑得像个傻B。
第四,得会唱歌、唱京剧、弹钢琴、跳舞、指挥乐队。哪怕唱得跟杀猪似的,哪怕弹得很脚踹似的,哪怕跳得跟被狗咬伤了似的,哪怕指挥得跟抽风似的,你得有勇气啊。
第五,得会书法,到处题字才能让你记住你,让人崇拜你,即便是字写得跟鸡子挠的一样,你也得写,关键是练习,什么不是学来的?靠,别人能的我为什么就不能?

4.个人崇拜的人气基础

村长坐在躺椅上,身子和脚丫子来回摆动,空气中弥漫中难闻的脚臭味,会计被熏得只想吐,但他小心地专注地记录着村长上面的讲话。
村长说完。会计说:村长您说得可是好呢?这水平都可以到人民大会堂做报告了。
会计的脸红红的,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仿佛在被自己的肺腑之言感动着。
村长很受用,享受到了被崇拜的滋味,身子只想飞。村长毫不怀疑会计说的是真的,而且,一些人的讲话他也常听,比如乡长,讲话水平烂透了,好几次村长恨不得蹦过去踹丫的屁股。要不是他是乡长,下面的人包括村长本人,会像丢了魂一样地猛烈鼓掌吗?
每个被崇拜的人背后,都有一群溜须拍马的奴才。奴性与盲从,构成个人崇拜的基础。

5.村长的个人崇拜之路一

村长找到二狗子:你给我做一个文凭。
二狗子:村长,我早就从良了,不干造假的事儿了。
村长:你丫的腰板硬了,我让你做个文凭又不是让你杀人!
二狗子:经过您和政府几次教育,我确实不干这行了。
村长就要发脾气,眼睛盯着二狗子。
二狗子一阵恐惧感从头凉到脚。“您亲自交待的事情,我还能不干?我就再干这一回吧。”
嗯,这话村长爱听,有权力护送,通向崇拜的路很顺畅呢?
二狗子确实是从良了,他做的文凭再也没有过去的逼真,尤为可恶的一点是,他把性别弄错了,文凭上写的是个“女”,在上面涂改之后,变成了“男”,两字叠加,分不出是男是女。
二狗子被村长的文凭“破了身子”之后,又干起了造假的老本行。
嗯,通向崇拜之路的第一关竟是“逼良为娼”啊。

6.村长的个人崇拜之路二

村长更改了简历,把参加革命的时间向前推进了将近20年。会计说:您那个时候还正吃奶呢?村长便显得很不高兴。
会计赶紧改口:老子英雄儿好汉,你爹是杀猪能手,活猪看见您也得赶紧跑。
会计很快发觉这样拍马屁有点不好听。赶紧修改补充:您爹是老革命,您生下来的时候肯定做了很多力所能及不为人知的革命工作,都是我们宣传工作做得不够好啊。
靠,会计的“力所能及”用得真是高啊。
嗯,通向崇拜之路的第二关是蛮干啊,只要你敢想,下面的人就敢干。

7.村长的个人崇拜之路三

村长出门的时候,过去见人从来不大招呼的,现在一见到人就“害”(Hi)、“哈陋”(Hello),让村里人老大不习惯。尤其不习惯的是村长的笑,过去村长见村里人从来不笑,村里人谁也没有觉得啥,等看到村长的笑,才体会到过去的幸福。谁也没有想到村长的笑竟然这般恐怖。村长不喜欢村里的人,就像村里的人不喜欢他一样。这种笑便是假装出来的,村长不是演员,假装的时候只能拼命在动作上做手脚,比如:微张着嘴巴,微瞪着眼睛,吓得村里孩子看见村长就撒腿跑。
嗯,通向崇拜之路,有多少笑料啊,但人民却是痛苦的。

8.村长的个人崇拜之路四

“村长家死人了!”
看到孩子们惊恐的眼睛,做母亲的便说:那是村长在唱歌呢?
那的确是村长在唱歌,只是太难听了点。在村里人的记忆中,除了死了亲人,还没有谁这样令人毛骨悚然地一遍遍地吼过。
村长在练习卡拉OK,这种东东他不怎么熟练,唱歌走调得厉害。但会计、妇联主任等都说好,有的还提出来让村长把唱的歌录制下来,等他们回到家里放给孩子听。
村长高兴得忘乎所以。
相比之下,跳舞就更难了。村里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会跳舞,谁也不肯给村长当舞伴。村长好不容易以增加提成相威胁,要挟一个农民的女儿和他跳,结果村长走步像打地基一样,害得姑娘头发梢一直竖着,晕!这个姑娘还算机灵,就说自己跳得不好,以免误了村长的前程。她便送给村长两张学习跳舞的VCD,让村长照着学,自己方才脱身。
会计、妇联主任等仍旧都说好,还提议让村长当教练,带领全村的人都学习跳舞,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并保证说可以让记者来采访。
对村长而言,最难的还是指挥乐队。他从来没有见过人指挥乐队,便把家里的鸡集中起来,双手在空中乱比划,吓得家里的母鸡一个月没有下蛋,被老婆骂得狗血淋头。
会计、妇联主任等仍旧不停地说好。
嗯,通向崇拜之路,少不了一些傻B的吹捧,他让被崇拜的人自己也完全丧失了对自己的判断力。

9.村长的个人崇拜之路五

要搞个人崇拜,题字是少不了的。
村长唯独对这一点没有信心,因为他认识的字实在太有限。
但是,会计帮他树立了信心。有一次,村长拿着毛笔在家里练字,字写得像狗刨的一样。会计见字,突然大叫一声“好”,之后便目瞪口呆状:村长,你很不简单哩,这字写得有点王羲之的味道哩。
村长看看会计认真的样子,没有一点点伪装,信心便陡然而生。
会计说:中国的大书法家都是认字不多的人,像王羲之,连幼儿园都没有上过,认不了几个字的。
(嗯,拍马屁者连历史都可以更改呢,你就不难理解井冈山会师人头被掉换的事情了)
于是,村里到处都是村长龙飞凤舞的题词。题词泛滥,以至于后来,连厕所上面都是村长的题词:与时俱进,安心屙屎撒尿。

10.个人崇拜是徒劳的

村里人说,光玩花样,不干正事,崇拜个球哩!
遗憾的是,这种话村长到死都不会听到。
弄来弄去,如今的个人崇拜其实都只能在一个小圈子里瞎折腾,正常人谁也不会把它当回事儿。

  1.开会的名词解释

  小村的人相信开会起源于一种非常奇特的嗜好。从来到人世的那天起,“开会”这个词就伴随着他们。
  字典上说,开会就是召集若干人议事,这显然是个中性词。
  但每一个小村人都认为这种解释太书生气,不科学,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开会时领导从头讲到尾,谁跟谁“议”呢?经常开会不去干正事儿,一个劲儿地“议”来“议”去,顶屁用哩?台下的人像猴子一样焦急地等待会议结束,经常被弄得精神恍惚,怎么可能是中性词呢?
  于是,小村的人对“开会”一词作出了自己的解释:“会议就是小村里的很多人聚集在一起无可奈何地听村长放狗屁”。当然,小村的人承认这种解释在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世界可是比小村大呢!
  这种解释引起了一些人的嘲笑。有人问:假如是乡长开会呢?
  勤劳勇敢、有着几千年优秀传统、充满智慧的小村人最终没有被这个问题难倒,他们在经过仔细研究之后,认为掉换几个字就行了。以乡为例:开会就是全乡的很多人聚集在一起无可奈何地听乡长放狗屁。
  当然,这种变更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来回替换实在太麻烦。但小村的人已经很满足了,他们认为这是目前对“开会”最为合理最为科学的解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创举。

  2.村长开会

  小村村长对开会的爱好达到了近乎疯狂的程度,以痴迷来形容亦不为过。
  在村长参加的为数不多的由上级组织的几次会议里,领导的讲话他从来都记不住,但对每位倒茶水的服务小姐却都过目不忘,记忆犹新,过了很久还能眉飞色舞地跟村里会计谈起。
  领导的讲话并不怎么样,村长甚至认为领导的表演连自己都不如,村长的评价是“太拙劣”。但台下“雷鸣般的”掌声仍然经久不息。
    傻瓜虽傻,还有更傻的人送上崇拜的目光。村长不得不信了这个邪。
    但村长却不是一个甘愿当傻瓜的人。
  作为村一级领导人,村长参加上级组织的会议的机会并不是太多,但作为一村之长,他的机会又无限多,因为他自己就可以组织会议。

  3.逃避“议”区

  村长频频召开会议,让村民痛苦不堪,谁能跟村长比呢?村长什么不干也有钱花,开会纯粹是一种娱乐和消遣。村民就不一样了,每时每刻都要为生计而劳作。
  村长对开会的形式并没有太大的奢望,小村毕竟还不富裕。有的时候,村民正在地里劳动,村长就走过去,让周围的村民蹲坐在地头听他讲话。后来,村民一见村长就仓皇逃窜,跟城里的小商贩躲避城管没啥两样。
  找不到人,会议就没有办法开,村长马上采取了一个“与时俱进”的办法。

  4.会议的规定

  村长规定,凡是开会,每家每户都要出席,大人有事儿可让孩子顶替。不久,村长发现他的这种宽容存在着一个非常明显的漏洞,有家庭竟然用出生不久的婴儿顶替大人开会。
  村长虽然不反对婴儿来聆听他的宝贵讲话,但婴儿显然没有能力对他的讲话作出正确理解、贯彻和落实,更不能作出积极响应,给村长带来他渴望的掌声,而且,婴儿时不时发出的“不和谐”的声音会让一向敏感的村长,凭空生出某种不良反应:以为有人在公然制造杂音,故意反对他。
  截至到目前,关于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的争论还没有结果,其实,即便是人性本恶是正确的,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又能拿他这个村长怎么样?但村长就是对“杂音”害怕,莫名地害怕。
  村长果断废除了这个规定,开会时一律不准代替,每家大人都必须到位,否则将给予重罚。

  5.会议的改进

  村长很快发现了强行开会的后果,这种做法太遭人嫉恨。每次会议结束后就有人往他家里扔石头子儿,害得村长晚上出去解手都得顶着一个洗脸盆,以免不明飞行物从天而降毁了容。
    村长不得不对会议的形式进行改革。
  村长想了一个好主意,专门在放电影的时候开会。电影没放映之前,村长在上面讲着,滔滔不绝,口吐白沫,几近奄奄一息。
  不过,事态的发展证明村长的这种选择同样是一个错误。看电影的大都是年轻人和小孩,除了小村的还有很多外村的。一个小时之后,村长的话还没有停止。下面早已不耐烦。
    有人突然高声骂了一句:“妈的X!”声音极亮,带点童音。周围的人哄堂大笑。
  村长听见了,抓着话筒:“谁,谁骂的,站出来!”下面没有人吭,村长接着讲,刚讲两句,下面又一声清亮的骂:“妈的X!”
  这次村长火了,村长对着话筒:“你妈的X!”
  下面的人齐声喊:“村长妈的X!”
  如是,反复不已。一唱一和,场面宏大,令人不由想起阅兵式上,首长和士兵惺惺相惜,激情对话时的热烈场面。村长盛怒之下,让放电影的反着放,电影里的人一律头朝下,害得人们不得不歪着头看,有几个还不幸扭了脖子,第二天去看医生的时候被村长派出的人“守株待兔”,抓个正着。
 
    6.会议的内容

  村长开会永远都和上级保持一致。乡里开,他开;县里开,他开;市里开,他开……由于下级永远只能学习上级的指示,只有聆听的份儿,所以,村长组织的会议是上面各级会议的总和。
  上级的指示经常成为开会的首要内容。比如:在上级提出“与时俱进”的口号后,村长就赶紧贯彻,从早到晚,“与时俱进”不离口,尽管他本人也不明白“与时俱进”到底是个什么东东。但村长相信,既然那么多有头有脸的人物,整天“与时俱进”不离口,这肯定是个很不一般的宝贝。村长揣摩数日之后,认为这个口号大概是个跟“阿弥陀佛”差不多的东西,多念几遍能够消灾避邪。
    村长赶紧跟进,即便有人问起村长年龄这样的简单问题,村长也会回答:“我与时俱进,41了。”
  问话的人差点昏厥过去。
  
  7.关于本文的补充
 
  既然提到了开会,就不能不提及小村(小村所在的县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县)最小型的会议——救济会。一般在春节这样的大节日到来的时候才举行。
  具体程序是:村长、乡长陪着上面的领导(上面的领导不在,乡长当领导,村长依然作陪),在记者的摄像镜头下,非常慈善地走到一个贫苦的农民跟前,把100元现金或者一袋粮食交到村民手里。
  村民马上根据村长事先作出的指示作感恩戴德状,背诵事先排练好的台词。
  刚开始的时候,救济来的钱、粮食农民自己还能得,到了后来,领导前脚走,村长后面就强行回收。以至于出现了个别“不法分子(村长原话)”趁领导走的时机,拿着救济钱粮逃离小村的事情。村长在懊恼之余,不得不在救济会开始的时候,派人把守着小村的路口。
    由于不断有人向上告状,村长被迫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只回收50%,余下的钱归贫苦村民自己。
    关于这一点,村长在一次全体村民会上总结说:见一面,分一半;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与时俱进,直奔小康!
    村民当时的反应现在已无从考证。但有目击者说,当天晚上村长上厕所的时候,头上顶了两个洗脸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