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2006年2月16日


  这场争论带给我们民族的,不是争论本身,而是如何正确构思一个真正的有益于国计民生的治国理念。这是这次产权改革争论的根本。国有企业改革只是国家发展的小部分而已。但是这次暴露的危机,我认为是我国的整个主导思想是错误的。以新自由主义学派为首的指导思想是危险的,我接受贵刊的采访,就是要站出来说,我从根本上反对目前的产权改革。不是反对社会主义,是反对新自由主义学派提出来的,向西方靠拢的教条主义思想

  人物周刊:国企产权改革的争论到现在,你认为公众对你有误会?

  郎咸平:公众对我没有误会。这几个月我不接受记者采访的原因,是希望事情能淡一下,需要整个社会的反思。同时,讲句良心话,我也希望专家和学者,发表一些不同的看法。我自己批评这件事,也要容许别人来反向批评,这是件好事。我不成为媒体的焦点,总希望让别的人来多谈话,这个讨论才有意义嘛。为什么这么小的事能引起这么大的波动,这绝对不是我个人的魅力,不是我个人的观点有什么了不起的,而是整个社会不安的情绪,这是你们能看出来的。如果大家到现在为止,还把焦点放在郎咸平喜欢个人炒作,那我觉得真是太悲哀了。郎咸平只是一个棋子,只是一个社会大众发泄不满的出气口而已。

  人物周刊:其实你谈到的问题,秦晖先生在10年前就提出来了,为什么这一次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郎咸平:其实不只秦晖,很多人也讲过。为什么到今日才引起重视?因为日积月累的结果,到了今天特别严重。我不否认我提出的方法是绝对引人入胜的方法,谈到一个最著名的企业,用案例的方式,说明他们如何转移国有资产。这个方法当然比较符合社会大众的口味。但是这算不算是我个人炒作呢?当我提出这个案例以前,我大概是唯一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的人。当时我完全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利益团体、社会大众会有什么反应。我在完全无知的情况下写了这三篇。当时也没有意识到这类流失问题会在社会大众里产生如此激烈的情绪反应,这些完全出乎意料之外。我当时甚至认为,写完这三篇文章之后,很可能没有人关注,而且这是很强烈的感觉,因为这只是学术论著。

  这次争论不断在无关紧要的地方纠缠来纠缠去,我都听烦了,我都不作回应,你说我回应什么呢?都是无关的事情,有什么好回应的?如果对于国资流失改造,如何增加效率,这是学术讨论,我会回应。结果都不是,你叫我怎么回应?任何一个专家学者发表评论,到最后都要经过社会的检验。那我现在认为是让社会来检验我每一个发言的时候。

  人物周刊:这次大讨论,区别于大多经济学家,社会大众、特别是网民给予了你很大的支持,怎么理解这种支持?

  郎咸平:这次风潮过了,我有很深的感触。当网友写评论的时候,我很仔细看,我想看这个社会到底是什么样水平,大众对这个事情到底认识清不清楚。专家学者的批评我是不太看的,让助理综合一下摘要。比如意识形态方面,郎咸平是不是在哗众取宠,反正都是对我个人动机的猜测,你说,这有什么好看的呢?

  但是,网民的反应我非常仔细地看,坦白讲,我很感慨也很感动,我呼吸的脉络和社会大众是息息相关的。而且社会大众对我理论的了解远远在专家学者之上。甚至当别人批评我时,网民替我回答。批评者说,郎咸平说停止产权改革我们是不赞成的,网民马上说,郎咸平从来没有说过停止产权改革。他们了解得多么透彻,而且透彻到什么地步呢,他的回答就是我心里想说的话。经过这个讨论,我发现社会的舆论走向究竟还是取决于民意,而不是取决于所谓的专家学者。我从来没有对社会大众给予过如此高的评价,但这次社会大众所展现出来的强劲的生命力,对社会不公正的呐喊,以及对强权压迫的反击,让我深有感触。所以,我真正了解了中国,对这个国家的未来更有信心了。有的人说郎咸平不了解中国,他搞错了。了解中国不一定要生在中国、长在中国。

  人物周刊:网友这种一面倒的支持蕴含了什么?

  郎咸平:我必须绝对强调一点,我个人的魅力是非常小的。决不是因为我有什么了不起的贡献,而是社会的不满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爆发的热度。用经济活动中一种简单的方法,比如说“保姆理论”,就能够触动每一个人的心弦,让大家在这个问题上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做出自己的判断。贵刊这次评为我“年度人物”,说真的,我心里没有任何喜悦的感觉,我反而感到我的贡献可能被夸大了。我只是在一个适当的时机,一个正确的时候,说了一些话,一些让人比较触动的话,然后让这个社会产生很大的反思,仅此而已。

  人物周刊:整个争论从头到尾,你有没有改变过自己的观点,有没有反思过?

  郎咸平:不可能有改变,不可能有反思,这是我几十年学术的积累,做出的结果,怎么会有反思呢?我将来一定会继续坚持我的理念,这不是一个想法。学术观点无所谓对与错,不同环境之下有不同的观点,比如我的观点在美国是不适应的,那在美国就不正确了?思想的问题不是正确与否的问题,而是适不适应时代的问题。我认为我这个想法目前是最适应中国的,至于正不正确不是我所考虑的。

  人物周刊:你现在还是坚持认为,你的观点不能成为主流,那是国家的悲哀?

  郎咸平:对。你觉得呢?

  人物周刊:那么多学者站出来反对你,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郎咸平:坦白讲,我不太清楚。我不是局内人,媒体做过很多揣测,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我宁愿把它当成学术讨论好一点,这也是为什么我选择不发言的原因。我觉得他们不是在学术上反对我,是在意识形态上、从动机上反对我,不是学术讨论的范围。

  人物周刊:看到这么多反对者的批评,你心里怎么想?

  郎咸平:坦白讲我还是比较尊重他们的发言,这是我的心里话。我如果不尊重的话,早就泼妇骂街了。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成长环境,而且有不同的利益团体,这点我没有资格批评。第一眼看到他们批评的时候,我有点吃惊,很突然。但马上开始虚心接受。我如果不接受的话,这么长时间我不会毫不动怒,毕竟我是个凡人。

  职业经理人制度是突破,按照我的思路来做,国企的效率绝对不比民企差

  人物周刊:郎教授,我们现在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你认为到底哪里错了?

  郎咸平:一个政府,经济到底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企业政治结构,要看这个国家的民族性,看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英国的产权改革,大家都没有完全搞懂。它产权结构是不变的,绝对是国有股,在这种情况下,招聘职业经理人来做,当然行政命令是退出的,做得不好,下课,换人;做得好,上市,把这些业绩极为良好的工商企业卖给社会大众。这就是英国偿富于民的最重要的改革理念,而不是卖给私人。而且他们把最好的国有企业拿去上市,在每一个老百姓都能获得利益的情况下上市,所以它直接把财富从国家手中转到社会大众手中,而不像我们,转到私人资本家手中,这是不可接受的。

  如果大家再稍微了解一下西欧的产权改革,应该理解我国的产权改革方向是错误的,也是不符合世界潮流的。什么是符合世界潮流呢?要把社会资产还给社会大众,而不是个人。产权改革不得到老百姓支持是不可能成功的,中国的改革就是社会动荡的开始。

  人物周刊:你“破”了这么多,那么“立”在哪里?也就是说,你对国企产权改革有何建设性思路?

  郎咸平:我如果没有“立”的话,就不会谈这个问题。我认为职业经理人制度,本身就是一大突破。国企目前产权不变的情况下,行政命令退出,在二级市场找职业经理人来做,在竞争领域和民营企业同台竞争,资源性垄断行业收归国有。这是我认为在现阶段比较有效率的方法,而且从世界历史来看,这种形态是最符合中国现状的。按照我的思路来做,国企的效率绝对不比民企差。

  最有效的事是最简单的。千万不要小看我所提出的职业经理人的重要性。今天的产业改革,是践踏国有资产,践踏产权。不要把国家产权看得一文不值,国家产权如果能被所谓的国退民进,MBO,如此践踏的话,民企哪有信心,把企业交给职业经理人去做呢?一个不尊重产权的社会,不管是国有的,还有私人的,你的产权就会受到破坏。我保护国有产权的最终目的也就是保护私有产权。当你不准践踏国有产权的时候,同时你也不能践踏私有产权。今天说郎咸平保护国有产权,那太小了,而是郎咸平保护所有的产权。我不是民营企业家的敌人,而是真正地帮助他们。

  任何职业经理人都是“保姆”。只有充分地尊重产权,职业经理人才能成为一个好保姆。世界500强,哪一个不是职业经理人在做的?欧洲的产权改革,哪一个不是职业经理人做的?这么简单的一个方法,我还需要多讲吗?

  人物周刊:反对者并没有否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只是重要性不如产权改革。

  郎咸平:他们把这个问题看得太小了。我们一直围绕着产权,国有企业如何改革,事实上,我的切入点,更超脱一层。我们今天要确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尊重国有产权,也要尊重私有产权,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放心大胆地把企业交给职业经理人去做。这才是强国的根本。他们对职业经理人制度认识是不清楚的。这不是讨论交通规则,不是选举,这是几十年的积累,只能表达,不能辩论,这是对思想的尊重。辩一辩就改变,那叫什么思想啊。

  在现阶段,国有企业应该是中国经济的主流,这个阶段是不可改变的,这是民心之所向。我比较赞成的是英国式改革,国有企业做好了卖给大众。可是,要像英国一样改革,是做不到的,因为没有英国一样高效率的股票市场。所以我认为现阶段的做法就是让国有企业效率提高,行政命令退出国企,由职业经理人来做。产权是国家的,在这种理念之下,国有股控股,但不干涉企业运作,这样和英国、美国的大众持股公司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人物周刊:用“国有资产被窃取”这一问题来阻止非国有化改革,那是郎咸平真正的目的,因为他确信国有企业应该保留,并且他更欣赏国有企业,而不是民营企业。对于这样的评价,你如何看?

  郎咸平:我讲得很清楚,我是不赞成民营化的,不赞成非国有化改革,这种把老百姓的资产转到私人手中,我一向是反对的,还有所谓的MBO。至于我更欣赏国有企业而非民营企业,那是他在偷换概念,我从来没有讲过,国有企业是好的,民营企业是差的。问题是在中国现阶段要维持社会稳定,资产不能转移到私人资本家手中。我相信国有企业改换思维,用我这套方法,一定不比民营企业差。

  精英政府才有法治,我主张的强权是以民为本的强权,法治化的目的不是讨好利益集团

  人物周刊:究竟如何解决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郎咸平:目前只能靠政府的力量来解决,没有别的办法。

  人物周刊:你反对主导我国产权改革的新自由主义学派,你似乎说过主张大政府主义。

  郎咸平:所谓大政府主义我并没有在很多场合作更多发言,因为我不想在这个时候再惹出更多的麻烦和误会。你以为我们目前的主流经济学家,就是新自由主义学派,他们讲的民营经济、自由、民主、选举、议会、小政府,会把中国带到富强之地吗?这些理论是对美国或欧洲政治体制肤浅的看法,这是今天的新自由主义学派最危险的地方。如果这些能把中国带到富强之地的话,请你看看现在的菲律宾,它曾是美国的殖民地,复制了美国的所有制度,包括议会、选举、民营经济、民选政府,最后,这个上世纪50年代亚洲的超级强权,它的女人要到别的国家作女佣。为什么?因为政府在还没有完成法治化之前就极早地退出了市场。这造成官商勾结,席卷全国财富。政府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政府是建立法治化的唯一来源,法治化通过民营企业家,学者建立,那是不可能的,一定是强制政府才有法治。

  美国的法治什么时候建立的?1890年哈里逊总统搞了反托拉斯法,一直到1932年完成了证券交易法,整个法制建设是在美国大政府时期完成的。当建立好一个良好的法治后,每一个社会的经济个体都能按照游戏规则来游戏,不会侵害到别人利益,也就是说,上市公司做好上市公司,不要侵害中小股民,该作什么就做什么。这个时候,政府才能退出,中产阶级才能被建立起来。政府过早退出,带给一个国家的绝对是悲剧不是喜剧。

  民主是要循序渐进的,没有法治,没有规则,民主带来的是什么呢?就是操纵政府。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不都是这样吗?你要选举,要钱啊,钱从哪来,必须从企业家那里来,他给你钱选总统,选上总统以后选总理,他在幕后操纵,就是这么简单。

  辛亥革命有100多年了,我们一直在追求一个错误的方向,民主和议会选举,错了,如果从那时开始,我们就能建立一个强权社会,由政府的力量来推动法治化,像德国、法国一样,今天的中国早就是一个超级强国,早就不需要走这么多弯路了。所以,我坚决反对新自由主义学派提出的理念,这是误国误民。

  人物周刊:你的终极目标还是不反对实现民主。

  郎咸平:当然不反对,因为我自己是资本主义经济学家。我跟别人的不同在于,我彻底地了解世界历史,彻底了解什么叫民主。我希望以民为本,以老百姓来考量国家,我何尝不希望自由民主?任何过早进行民主化,自由化,没有成功的。你告诉我哪一个成功的?

  人物周刊:一旦建立强权政府,就能保证民主的实现?

  郎咸平:强权政府的目的是为了建立法治,完成法治化,就有游戏规则了,在股票市场上就不存在剥削了。像美国一样,每个人都不应该侵犯别人的利益。这个时候政府就可以退出了,为什么美国是小政府,因为美国大政府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建立法治化。我们还没有建立法治化,怎么能跳到小政府呢?

  人物周刊:那中国五千年的大政府呢?

  郎咸平:那是人治。全世界法治化是从19世纪开始,法治化是任何一个强国必须要走的道路。没有法治化建设,谁控制了权力,谁就控制了财富。今天为什么有很严重的官商勾结现象,谁跟权力接近,谁就能获得比别人更早一步的致富的机会,这是公平现象吗?现在的产权改革是公平的吗?做了国企老总,实现了MBO,你就致富了,这是公平的吗?

  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一直去不了的民族悲剧。所以我们这一代人任务太重要了,要抛开这个历史悲剧前行,和国际接轨,推进国家进入法治时代,为下一代着想。这是阶段性的问题,历史已经证明,什么事情都要循序渐进,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人物周刊:那你如何解释苏联,这也是一个强权政府,却走向了另外一个方向呢?

  郎咸平:这是一个好的问题。当时的强权是人治的强权,扼杀了每个人的创造力,是齐头的平等,而不是足底的平等。每个人80块一个月,每个人都没有创造力,任何经济个体都没有办法发挥自己的最大才华创造财富。

  我们改革开放以后,把枷锁拿掉了,但走向另一个极端,个人完全发挥创造力,没有法治。所以我们要回到中间。每个人的创造力必须受限于法治化的环境,要在法治化规定的角色里尽量发挥,不能侵犯到别人。这是我理想中的状态。我绝对不是要回到人治的时代,那是错误的。

  我主张的强权是以民为本的强权,法治化的目的不是讨好利益集团,像这次产权改革,而是增进全民福利,提高国家财富。以民为本的法治化建设必须由政府来推动,如果牵扯到了利益团体,一定是不公平的,会造成社会动荡。中立的政府是以民为本的政府,这样才能主导一个中立的法律,以大众利益为准,这是一个原则。

  人物周刊:在这次产权改革争论开始时,你并没有提到这个问题?

  郎咸平:对,一开始并没有提到,我认为太早了。但现在我发现社会大众已经有足够的水平来接受我这种更进步的理念,强国理念。(反复看窗外的十字路口)你看我们现在交通乱成这个样子,你不感到惶恐吗?慢车道跑到这里停,快车道跑到那里去右转。这个叫纪律吗?这样的国家是强权吗?不经过法治的建设,怎么能导向正统?

  一定要写清楚,我主张的不是人治的强权,不要让人说郎咸平带回文化大革命。在现阶段,应该强化中央集权,这个阶段过了,我们下一代人才有好日子过,我们这一代该做点牺牲吧。

  人物周刊:你受哪一种思想影响最深?

  郎咸平:我受美国的新自由主义学派影响很深。哈耶克,他是中国现代新自由主义学派的鼻祖,我在大学时代和他通过几次信,对他个人无比的崇拜。当时认为民主自由是治国的经典。但经过二十多年的学习,我发现这只是一个结果(连续地笑)。过程必定是1932年以前的美国大政府,俾斯麦的德国政府,法国的拿破仑时代,那才是一个开始。

  人物周刊:一般人会觉得很奇怪啊,依你个人的经历怎么会主张大政府主义?

  郎咸平:我是喝资本主义奶水长大的经济学家,绝对不会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有任何的好感。大学时代我就研读新自由主义学说,哈耶克的所有著作,我都背得滚瓜烂熟,而且看得都是原文。我出生于台湾蒋介石时代,但一直无法解释,一个没有民主自由的地方,一个威权统治的时代,却是台湾经济发展最快的时代。这完全不合理。等到有了民主的时候,反而是台湾经济最落魄的时代,李登辉和陈水扁时代。因此我明白,自由民主只是一个结果,到了一定阶段才能实现,台湾就是过早地实现了民主,带来的是民生凋敝。

  我才是主流经济学家,我从根本上反对目前的产权改革,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宣言

  人物周刊:这场争论到此结束了吗?

  郎咸平:这场争论带给我们民族的,不是争论本身,而是如何正确构思一个真正的有益于国计民生的治国理念。这是这次产权改革争论的根本。国有企业改革只是国家发展的小部分而已。但是这次暴露的危机,我认为是我国的整个主导思想是错误的。以新自由主义学派为首的指导思想是危险的,我接受贵刊的采访,就是要站出来说,我从根本上反对目前的产权改革。不是反对社会主义,是反对新自由主义学派提出来的,向西方靠拢的教条主义思想。

  人物周刊:那你就是反对目前国内的主流经济学家?

  郎咸平:当然是,因为我才是主流经济学家。以学术成就,影响力而言,我才是主流。我是真正彻底地了解了什么叫民主,什么叫自由,才讲这个话,所以类似的观点才应该成为主流。我从来不承认我是非主流,我就是主流,虽然我就只有一个人。(大笑)

  人物周刊:一个人的主流,不觉得力量单薄吗?

  郎咸平:无所谓嘛,一个学者难道不为自己的信仰而战?我对对方也挺尊重的,对他们提出的理念,我没有看不起。但我必须把这么多年的学术积累,用我认为适当的方法阐述给社会大众听。告诉他们,什么才是正确的治国理念。我从来没有跟他们辩论过,谁对谁错,社会大众会做判断。

  人物周刊:几天前你说过:“经过这一次事件后,我认为自己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具体指什么样的作用?

  郎咸平:对啊,现在我不是正在谈嘛。我认为现在是谈治国理念的时候了。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宣言。

  人物周刊:但是我突然想到,你这个观点是不是偏左?

  郎咸平:哎呀,这个不重要了。你能说德国、法国是左派吗?你能说美国是左派吗?这只是一个阶段性。这个阶段性好像看起来有一点左派的味道,我是为了右派而左派,不是为了左派而左派,并不是以后要搞共产主义,我追求的是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的民主经济,民主自由。与其说是左派,不如说现阶段是左派,未来是右派,更好一点。这就是我跟左派经济学家保持那么远的距离,不要让人误会我是左派经济学家。你说,我是左派,那不可笑吗?(一连串笑声)

  人物周刊:如果非要用一个标签的话?

  郎咸平:那我是一个经世致用的经济学家。

  人物周刊:上次接受我们采访时你说,仅仅得到网民的支持,也是一种悲哀。

  郎咸平:一个政策推行的话,需要得到整个国家的认同,老百姓认同了,政策不改,那不等于白忙一场吗?

  人物周刊:也有启蒙的作用啊。

  郎咸平:走到这一步把自己当启蒙,那不是很悲哀吗?你不能改变,只能有启蒙作用,那真的是林觉民了(笑),我何尝不想做改变呢?我想得到的不应该只是网民的支持,应该是整个国家的支持。

  人物周刊:你的治国理念什么时候能成为主流?

  郎咸平:(沉默)我不知道(肆意大笑)。

廣告

问题:双击chm格式文件,出现“不能打开文件:mk:@MSITStore:C:*.chm”,怎么办呢?

回答:这个问题的发生,是由于hhctrl.ocx的版本号出现错误或未正确注册。原因在于安装的其他软件用hhctrl.ocx的旧版本替换了原来的版本。IE6SP1中,这个文件的版本号应为5.2.3735.0。可以看看你的系统这个文件的版本号。位于winnt/system32这个文件夹。大小504K(英文版本)。你可以从其他相同的系统(IE版本也相同)中COPY一份粘贴到你的系统相应文件夹中。然后注册一下。

注意:

1、先替换winnt/system32/dllcache文件夹的这个文件,后替换winnt/system32文件夹里的这个文件;
2、如果看不到这个文件,先工具–文件夹选项中,设置显示隐藏文件,并设置显示系统文件;
3、注册的方法是
开始–运行,输入regsvr32 hhctrl.ocx之后出来一个注册成功的对话框,确定然后重启系统;
4、在WINNT下
双击hh.exe文件,没有出现打开界面;

另外:在WINDOWS安装了安全更新 896358 后,下载的CHM文件无法打开最简单的办法是,点击CHM文件的属性,发现“常规”栏下多出几行字:“安全:此文件来自其他计算机,可能被阻止以帮助保护计算机”点击旁边的解除锁定即可解决。

    问:我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 XP Professional,每次启动命令行窗口时,一个叫ConIme的进程都会自动跟着运行。请问,用什么方法可以禁止它随命令行窗口一同启动?

    答:这是一个控制台输入法进程,要想关闭它,可以通过修改注册表来解决:单击“开始→运行”,在打开的“运行”窗口中输入“regedit”打开注册表编辑器,然后依次展开“HKEY_CURRENT_USERConsole”子键,然后在右侧窗口中找到“LoadConIme”并将其值修改为“0”即可。

下面几个bat文件示例,希望对你有点用处,根据需要自己修改一下再使用。

删除默认共享(别存为bat文件放在开始菜单中):net_share_delete.bat

net share c$ /delete
net share d$ /delete
net share e$ /delete

登陆到局域网的机器快捷方式(对方机器有密码且为2000或以上系统)

nethood.bat

net use \192.168.0.20 [密码] /user:[用户名] explorer \192.168.0.20

批处理中的循环newfolder.bat

@ECHO OFF SET /A counter=0 :top SET /A counter=%counter%+1 ECHO 运行第 %counter% 次 md folder%counter% if %counter% LSS 10 GOTO :top ECHO Run complete

删除临时文件夹中的文件(window 2000或以上操作系统) del_tempfile.bat

cd /d %temp% del *.* /s /q

解决IE无法在新窗口中打开链接的问题,关闭所有的ie窗口,运行下面内容的bat iedll.bat

Regsvr32 urlmon.dll Regsvr32 actxprxy.dll Regsvr32 shdocvw.dll Regsvr32 oleaut32.dll

重命名从IE临时文件夹中拷贝的文件 renameIEtempfile.bat(从Temporary Internet Files复制过来的文件都会在文件名上加上[1]或者[n],用此bat文件可以很快的给他们改名)

rename ?[1].* ?.*
rename ??[1].* ??.*
rename ???[1].* ???.*
rename ????[1].* ????.*
rename ?????[1].* ?????.*
rename ??????[1].* ??????.*
rename ???????[1].* ???????.*
rename ????????[1].* ????????.*
rename ?????????[1].* ?????????.*
rename ??????????[1].* ??????????.*
rename ???????????[1].* ???????????.*
  虽然我们现在都已使用Windows 操作系统,但是有时还是要到DOS环境下进行一些操作。而处在Windows 98的DOS实模式(就是执行“重新启动并切换到DOS方式”后进入的DOS状态)下的时候,如果你要关闭计算机,那么常规的方法是伸手按下电脑主机上的电源按钮。

  其实,在DOS实模式下,我们还有一个关机的“软方法”。那就是在DOS提示符下,键入“win /z”,然后按下回车键,再任意按下一个键,则电脑将自动关闭。

  为了防止病毒传播或资料外泄,很多网吧、学校和公司的电脑都采取不安装软驱、光驱的方法来预防。但是USB移动存储的出现使病毒传播或资料外泄更难以防范,这一直是管理员头疼的事情。为了禁用或管理USB接口,很多人都是在CMOS中禁止USB接口并设置密码,更有甚者用电烙铁取下主板上的USB接口,这些都不是简便的方法,尤其是针对域中的多台计算机,工作量就更大了。下面笔者将介绍如何在一台或多台电脑上禁用和管理USB接口的方法。

    一、在WindowsXP中禁用和管理USB接口

  1. 计算机未安装USB设备

  这种情况可以采取将%SystemRoot%Inf下的Usbstor.pnf和Usbstor.inf两个文件设置其用户的控制权限。

  Step1:右击这两个文件,选择“属性→安全→高级”,在“权限”页面中取消“从父项继承那些可以应用到子对象的权限项目,包括那些在此明确定义的项目”复选框。

Step2:在“安全”页面中,选择要屏蔽的用户或用户组,在“完全控制”中选择“拒绝”复选框,然后单击“确定”。

  这种通过分配权限的方法,可以指定哪些用户可以使用USB设备,哪些用户不可以使用USB设备,和下面的“Windows NT以上系统通用方法”一样,灵活性较大,所以建议采用该方法限制用户安装USB设备。

  2. 计算机已安装了USB设备

  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修改注册表来实现。方法是修改注册表中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USBSTOR下的“Start”值,改为十六位进制数值“4”。

  该方法修改后,当用户将USB存储设备连接到计算机时,该设备将无法运行。

  二、Windows NT以上系统通用方法

  运行注册表编辑器,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ontrolSet002ServicesUSBSTOR键,取消System的所有控制权。如果要分配控制权,只需要对相应用户设置控制权限就可以了。

  小提示:Windows 2000中要设置注册表的控制权限,需用Regedt32.exe注册表编辑器。

  三、禁止和管理域中多台计算机USB设备的使用

  方法很简单,就是在域控制器上通过组策略限制用户对“Windows NT以上系统通用方法”中注册表键的控制权即可。

  有这么一个现象,当安装windows XP的计算机收到445端口上的连接请求时,windows XP会分配内存并少量地调配CPU资源来为这些连接提供服务.当连接请求负荷过重时,就可能会造成CPU占用率过高,导致系统性能急剧下降,甚至会进入假死状态。

  问题原因: 

  这是由于windows XP工作项目数目和响应能力间“比例失调”造成的,如果有一个合适的MaxWorkitems设置,就能提高系统响应能力。

  解决办法: 

  点击“开始”→“运行”,在运行对话框中输入“Regedit”,点击“确定”,打开注册表编辑器,依次展开如下子键: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lanmanserver,在其右侧窗口中新建一个名为“Maxworkitems”的DWORD值,然后双击它,在弹出的“编辑DWORD值”对话框中,根据计算机的内存容量来确定该键的键值,如果计算机内存小于512MB,请键入“256”;如果内存大于512MB,请设置为“1024”。完成操作后,退出注册表编辑器,重新启动计算机即可生效。

  大家知道,Windows素有记录操作者隐私的不良"恶习"。如:在打开文本文件和浏览图片等文件时,在“开始”-“文档”里留下你曾看过或编辑过的文件名;在编辑文件、安装联众游戏或安装其他软件时,在windowstemp里留下下载回来的安装文件和一些临时过渡用的文件;如果你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上网,这个IE浏览器还会习惯性地在地址栏里留下你曾进过的网站地址及后来诞生的“网络实名”,并且在“历史”里留下你曾浏览过的网页;就连在删除文件时,微软也不曾忘了要给你留下点什么,你到“垃圾桶”瞧瞧吧,呵呵。

  上述这些给使用者带来了便利,为下次的再进入、再操作提供了快捷方便的途径,但同时也把自己在电脑上所做的一些事情暴露在其他计算机使用者面前。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有时并不是计算机使用者希望看到的结果—-自己在电脑上的操作被别人掌握得一清二楚。因此在使用Windows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如何清理电脑中留下的“足迹”这个令人头痛的问题(至于在一些软件中有列出最近使用过的的文件名列表的功能,也属于会留下“足迹”一类的,但因其可以在软件中设置关闭操作,不在本文探讨之列)。

  那些在使用WINDOWS过程中留下的足迹,本人暂且把它统称为留在Windows中的“垃圾”。

  “垃圾”存在的位置

  Windows安放垃圾的地方有两处:一是存放在文件夹中,一是存放在注册表里。

  文件夹里的垃圾有:“开始”-“文档”里的垃圾,安放在C:WindowsRecent文件夹中;安装程序、编辑文件时产生的临时文件安放在c:windowstemp文件夹中;删除文件时扔往垃圾桶里的东西在C:RECYCLED文件夹(隐含的)放着; 当你上网浏览网站时,Windows会在C:WINDOWSHistory和C:WindowsTemporary Internet Files文件夹中保留下你曾看过的网页;不经意的,微软还会从网上取些小甜饼给你,甜饼放在C:WINDOWSCookies中。

  注册表里的垃圾有:IE浏览器地址栏里留下的曾进去过的网站地址及后来诞生的“网络实名”。

  其实,Windows的注册表本身就是个大大的垃圾仓库,里头放着的垃圾,你自己有空时去找吧。本文在这里仅指出一、二处而矣,旨在引导你触类旁通,知道怎样去清除注册表里的垃圾。

    VBS脚本文件与批处理文件自动清除WINDOWS垃圾示例

  实现本功能使用了两个文件,VBS脚本文件:regzzc.vbs;批处理文件:

  regzzc.bat。

  VBS脚本文件,文件名为:Regzzc.vbs

  Dim WSHShell

  Set WSHShell = WScript.CreateObject("WScript.Shell")

  WSHShell.RegWrite "HKLM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regzzc","regzzc.vbs"

  WSHShell.RegWrite "HKLM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Oncedeldel","regzzc.bat"

  WSHShell.RegWrite "HKCU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MainStart Page", "about:blank"

  WSHShell.RegWrite "HKCU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TypedURLs",""

  WSHShell.Reg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TypedURLs"

  WSHShell.RegWrite "HKCU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TypedURLs",""

  WSHShell.RegWrite "HKCUSoftware3721InputCns",""

  WSHShell.RegDelete "HKCUSoftware3721InputCns"

  WSHShell.RegWrite "HKCUSoftware3721InputCns",""

  本脚本前二行为定义变量,读者照着写。从第三行开始,是对注册表的处理。

  第三行、第四行为在注册表中添加计算机启动时自动运行的过程文件,一个是该脚本自身,却regzzc.vbs,另一个是regzzc.bat批处理文件。

  第五行为还原IE开始页为“about:blank”;第六、七、八行为,清除IE浏览器地址栏留下的曾经浏览过的网页地址名;第九、十、十一行为,清除IE地址栏里的网络实名。

  这里,读者需掌握以下几点:1)命令“WSHShell.RegWrite”表示在注册表中生成主键或生成键值;2)命令“WSHShell.RegDelete”是删除主键或键值;3)主键与键值的区别在于主键名后有“”,键值没有“”;4)“HKLM”,代表HKEY_LOCAL_MACHINE主键;“HKCU”,代表HKEY_CURRENT_USER主键。

    知道VBS修改注册表的格式后,注册表任你删改了,当然,你做这些操作之前,最好先备份注册表。

  批处理文件,文件名为Regzzc.bat

  @deltree -y c:windowstemp*.*

  @deltree -y c:windows"Temporary Internet Files"*.*

  @deltree -y c:windowsHistory*.*

  @deltree -y C:WindowsRecent*.*

  @deltree -y C:RECYCLED*.*

  @deltree -y C:WINDOWSCookies*.*

  此批处理第一行为,删除临时文件夹的内容;第二、三行,删除IE浏览器打开网页后遗留下的内容;每四行为,删除“开始”-“文档”中的内容;第五行,删除垃圾桶里的内容;第六行,删除小甜饼。

  脚本文件和批处理文件的安装

  将脚本语言文件和批处理文件复制到C:windows文件夹中,双击regzzc.vbs文件运行它,以后每次启动电脑时,都会自动完成对注册表和垃圾文件夹的清理。

  本文教你的方法,用处大着呢,有什么用处你仔细地、慢慢地去体会吧。

  篇外语,其实直接用脚本语言也能实现上述批处理的功能,只是脚本文件在运行过程中,容易遇到“windows Scripting Host – 脚本执行错误”或者是:“种类:Microsoft VBScipt运行错误,说明:没有权限。”而中止执行脚本程序。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安装有与脚本处理有关的软件,如安装了OFFICE2000的脚本语言编辑程序;非正常关机等。

  具体做法如下:

  Dim fso

  Set fso = CreateObject("Scripting.FileSystemObject")

  fso.DeleteFolder("C:WINDOWSCookies*.*"),True

  fso.DeleteFile("C:WINDOWSCookies*.*"),True

  fso.DeleteFolder("C:WINDOWSHistory*.*"),True

  fso.DeleteFile("C:WINDOWSHistory*.*"),True

  fso.DeleteFolder("C:WINDOWSTemp*.*"),True

  fso.DeleteFile("C:WINDOWSTemp*.*"),True

  fso.DeleteFolder("C:RECYCLED*.*"),True

  fso.DeleteFile("C:RECYCLED*.*"),True

  fso.DeleteFolder("C:WINDOWSTemporary Internet Files*.*"),True

  fso.DeleteFile("C:WINDOWSTemporary Internet Files*.*"),True

  读者只需将以上内容附在前文regzzc.vbs文件之后即可。

      每次进入Windows XP桌面前,总会出现一个用户登录的画面,要求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多人使用一部电脑的环境中安全性有保障。不过,如果电脑只是你一个人使用,每次都必须输入密码,实在是令人讨厌。要取消这个登录步骤,可以通过修改注册表文件中的Winlogon项目来实现。但在修改之前有必要提醒大家,这样做的后果是你的密码会以纯文本的形式存放于注册表文件中。换句话说,只要有人能够打开你的注册表文件,那他就会知道你的登录密码。了解这些情况后,如果仍想改动的话,可按以下步骤操作: 
     
       第1步   运行注册表编辑器,依次展开[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Winlogon ]分支,然后在右侧窗口双击"DefaultUserName",接着输入你的登录用户名。如果没有预设的用户名称,可以在注册表编辑器的菜单栏点选"编辑→新建→字符串值(s)→DefaultUserName"来添加这个项目,注意要区分大小写字母。

       第2步  同样在该分支下,在注册表编辑器的右侧窗口中双击"DefaultPassword",然后在空白栏内输入你的密码。假如未发现"DefaultPassword"一项,可按上面的步骤来新建该字符串值。

      第3步 接下来在右侧窗口中双击"AutoAdminLogon",将数值设置为"1"。假如未发现"AutoAdminLogon",可按上面的步骤来新建。

      现在关闭注册表编辑器并重新启动电脑,以后你会发现那个令人讨厌的登录已经不见了。

      还有一种方法

      Windows XP是一个比较安全的操作系统,每次启动时都要求选择账户并输入密码,对于公用电脑,这样当然更安全,但是如果这台电脑是一个人用,也没有什么重要资料,每次都要选择帐户并输入密码实在太麻烦了,怎么样才能让 Windows XP 不用输入密码自动登录呢?

       单击"开始/运行",输入"rundll32 netplwiz.dll,UsersRunDll",按回车键后弹出"用户帐户"窗口,看清楚,这可跟"控制面板"中打开的"用户账户"面板窗口不同哦!然后取消选定"要使用本机,用户必须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选项,单击确定,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你想让电脑每次自动登录的账户和密码即可。

       事实上,在Windows 2000中也可以这样实现自动登录,不过它可以通过"控制面板"打开"用户账户"窗口,而在Windows XP中不行罢了。

当Windows 2000/XP/2003出现了启动故障,而且在安全模式或其他模式下都启动无效时,很多朋友首先想到的就是重装系统。其实不必。这时我们首先应该考虑使用Windows的“故障恢复控制台”来挽救系统,它主要可用来修复系统、禁用或启用服务、格式化磁盘、执行一些管理任务。本期将重点介绍一下利用故障恢复控制台解决一些问题的实例。

系统文件Ntfs.sys丢失

问:在将分区从FAT32文件系统转换到NTFS文件系统之后重新启动Windows XP 时出现“Missing or Corrupt Ntfs.sys”(Ntfs.sys 丢失或损坏)错误信息,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启动。该如何是好?

答:在故障恢复控制台下先输入cd windowssystem32drivers,然后按ENTER键。接着输入ren ntfs.sys ntfs.old,将损坏的Ntfs.sys文件重命名为 Ntfs.old。如果提示没有找到 Ntfs.sys 文件,则该文件丢失了。把Windows XP的安装光盘放进光驱,假设Windows XP安装在C盘、光驱的盘符为H,键入copy h:i386ntfs.sys c:windowssystem32drivers,然后退出故障恢复控制台,重新启动 Windows XP即可。

系统文件NTLDR丢失

问:系统启动不了,提示一些文件丢失了。比如Windows 2000启动不了,出现以下错误信息:NTLDR is missing  Press any key to restart,提示NTLDR文件丢失。我该怎么办?

答:对此类系统文件的丢失问题,我们可以使用故障恢复控制台从系统安装光盘上COPY丢失的文件。进入故障恢复控制台,把Windows 2000的安装光盘放进光驱(光驱盘符为H:),输入copy h:i386ntldr c:并回车(从光驱复制ntldr文件至C盘根目录下),接着输入copy h:i386ntdetect.com c:并回车(从光盘复制ntdetect.com文件到C盘根目录下)。如果系统提示是否覆盖文件,键入y,然后按回车键。最后键入c:Boot.ini,如果正常显示Boot.ini中的内容则可重启,问题应该可以解决。如果显示为“系统找不到指定的文件或目录。”,那么意味着Boot.ini文件损坏或丢失,可到其他安装Windows 2000的电脑中复制该文件,将它拷贝到C盘下,然后重启即可。利用此法可以解决大部分系统文件丢失的问题。

  误删除SAM文件后

问:在Windows XP中不小心把Windows/system32/config/下的sam文件删除了,结果Windows XP账号丢失,现在不能进入Windows XP的登录界面。由于安装有很多软件,现在想不重新安装系统就恢复Windows XP行吗?

答:进入故障恢复控制台,把Windows XP的安装光盘放进光驱(光驱盘符为H:),输入copy h:windowsrepairsam c:windowssystem32configsam并回车,将H:windowsrepairsam文件复制到c:Windowssystem32config文件夹即可。
注意:Repair下的Sam文件是当初安装Windows XP时产生的,这样操作会丢失安装系统以及你自己在系统中创建的用户和用户组(用户信息回到全新安装时状态)。如果你开了系统还原,可以先成功地登录Windows XP,再还原到最新的还原点恢复你的全部用户设置。

在系统的安装光盘:windowsrepair目录下有很多的文件,这里面是系统刚装好时的注册表、硬件信息等。

另外,如果你忘记了系统的登录密码,可以利用此方案来解决问题。

多系统下的Windows XP无法启动

问:我的电脑是多系统,原先安装了Windows XP,然后安装了Windows 98,结果将位于系统启动分区根目录下的Windows XP启动文件覆盖了,导致Windows XP系统不能启动了。

答:启动故障恢复控制台,如图所示,键入“BOOTCFG /ADD”(将Windows 安装添加到启动菜单列表中),故障恢复控制台会扫描Windows安装,几秒钟后扫描完成,然后提示你选择要添加的安装,选“1”,接着它会提示你输入加载识别符(就是启动菜单项名称,比如你要恢复的是Windows XP系统,可输入“Windows XP”),下一步它会提示输入OS加载选项。键入fastdetect命令,回车,键入“EXIT”,重新启动电脑,你可以看到久违的多系统启动菜单又回来了。如果还有其他的系统就继续执行上述的步骤,直至所有的系统都添加到多系统启动菜单为止。

误删除Boot.ini文件后

问:不慎删除了Boot.ini等启动文件该如何处理?原来的Windows XP系统安装在C盘,现在重装,将系统装在D盘,安装完毕后,将C盘格式化了,结果C盘根目录下的Boot.ini等系统文件没有了。请问有什么解决办法?

答:我们可以先执行bootcfg /scan命令在所有磁盘上扫描Windows 安装,找到D盘上的Windows XP后,输入bootcfg /redirect重建Boot.ini,同时使用copy命令将Windows XP的安装光盘上i386目录下的NTDETECT.com和NTLDR复制到C盘根目录下。最后执行fixboot c:,把Windows XP的系统分区写入启动扇区。

如果你的电脑是双系统,在把C盘上的系统格式化或删除的同时,不小心把Boot.ini也一并删除了,可以用此方案来恢复。如果是多系统,可以再参考上一案例,建立引导菜单,或者手动编辑Boot.ini文件。